陈来二十世纪中国的理学儒者蒙文通的中期理学思想研究
摘 要:1944年蒙文通《儒学五论》出版,这一时期是蒙文通学术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其理学思想成熟的阶段,我们可把这个阶段称为蒙文通理学思想发展的中期。在《儒......
郑治文孟子性善论与儒家道德主体精神的证立
儒学是成德之学。儒家人文精神的重点落在道德性上,而儒家道德精神的重点又落在主体性上。合而言之,“道德主体”是儒家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特质所在。自孔子以仁注礼......
跟着孔子游山东主题推介走进清华大学
“小生乃智多星吴用,才疏学浅,来到咱们清华大学,向各位老师请教一下……”9月20日,“跟着孔子游山东”——2024山东文旅主题推介活动走进清华大学。在菏泽......
谌祥勇作为一种理想人格与规范价值的中庸
“中庸”是中国传统的核心理念。孔子是“中庸”理念的最早提出者,《中庸》篇则是最早专门论述“中庸”理念的儒学经典。后世理解“中庸”思想和“中庸”价值,《论语......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更有烟火气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动......
蔡祥元独知能避免自欺吗康德哲学视域下的儒家诚意说
邓晓芒立足康德的道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根本批判。在他看来,儒家的伦理道德根子处有一种结构性伪善,使其道德乃至诉求上虽然反对“乡愿”,但终究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