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明从中庸文化的宗教性和超越性
摘要:虽然《中庸》有很强的哲理性,但学界关于《中庸》的研究较少触及祖先崇拜和天地意识,即对其体现的中国文化宗教性和超越性挖掘不够。《中庸》之“诚”不仅是个......
梁涛燕王哙为什么要让国孟子新读之七
孟子第二次到齐国,与齐宣王有一段融洽的时光。此时,孟子的“四端说”已经形成,他决心用“不忍人之心”启发齐宣......
梁涛德命与运命之间孔孟天命观新论
摘 要:儒学是天人之学,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探讨德命与运命的关系,是孔子、孟子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早期宗教经历了从颛顼“绝地天通”到周人“以德配天”的发展,完......
杨逢彬匏瓜这个瓜能吃吗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杨海文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析论
摘要:《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单章研究包括分析、综论两个层面。从分析的层面看,直面当下困境,把控所有困局,构成第一、二节的群己之辨;“永言配命,自求多......
杨海文世态道德化以孝敬父母为第一义
儒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命运究竟是沦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还是“游魂”?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儒 ......
杨泽波存在物在道德存有辅线中的位置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阳明心外无物学说的解读
摘要:“心外无物”的“物”除指“行为物”之外,还指“存在物”。前者指良知创生的道德践行,意义明确;后者指良知创生的道德存有,争议较多。良知之所以能够创生“......
杨国荣礼的哲学意义基于 荀子 礼论的考察
摘要:荀子《礼论》涉及礼的方方面面 。从总体上看,礼在社会领域中展现了其规范意义。就礼的起源而言,礼首先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为指向,在此前提下,礼又具有......
杨国荣何为儒学儒学的内核及其多重向度
摘要:儒学以“仁”和“礼”为内在核心。作为儒学的思想内核,“仁”和“礼”构成了儒学之为儒学的根本,并使儒学区别于历史上的其他学派。在儒学之中,“仁”和“礼......